简述蛋白稳走性分析仪的校准步骤
点击次数:76 更新时间:2025-11-20
蛋白稳定性分析仪的校准核心是“基线校准→标准品校准→数据验证”,确保温度控制、荧光检测等核心功能精准,步骤简述如下:
一、校准前准备
确认仪器处于待机状态,环境温度稳定(通常20-25℃),避免振动、强光干扰。
准备校准用标准品(如荧光标准液、温度验证片,需符合仪器要求的浓度和规格)。
清洁样品池、比色皿,确保无污渍、残留,避免影响检测信号。
二、核心校准步骤
基线校准:启动仪器基线校准模式,在空样品池或装入空白对照液(如去离子水),让仪器在设定温度范围内(覆盖常用检测区间)运行,校准信号零点,消除背景干扰。
标准品校准:将荧光标准液装入样品池,放入仪器指定位置,设置校准参数(如温度梯度、检测波长),启动校准程序。仪器会自动记录标准品的荧光信号值,生成校准曲线并存储。
温度校准(若支持):将温度验证片或温度传感器放入样品池,运行温度校准程序,验证仪器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偏差,确保温度控制精度达标。
数据验证:校准完成后,再次放入标准品进行测试,对比测量值与标准值的误差,若误差在允许范围(通常±2%以内),则校准有效;若超出范围,需重新校准或检查标准品/仪器状态。
三、校准后收尾
保存校准数据和校准曲线,生成校准报告,记录校准日期、标准品信息、误差值等关键信息。
清洁样品池和仪器内部,关闭校准模式,切换至正常检测模式,即可投入使用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质量光度计单次测量质量误差分析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