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北京佰司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网站!
一键分享网站到:
产品列表

PROUCTS LIST

新闻动态News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类器官芯片在疾病建模上的研究浅析

类器官芯片在疾病建模上的研究浅析

点击次数:22 更新时间:2025-08-26
  类器官芯片是一种把微型器官放在芯片上的技术。芯片里有通道、膜、传感器,可以通液体、加药物、测数据。它用来做疾病模型,比动物实验快,也比细胞培养更像人体。
  一、怎么建模型?
  1.取细胞:从病人身上抽一点血或取一小块组织,把干细胞或肿瘤细胞分离出来。
  2.培养成类器官:把细胞放到芯片的小腔里,加培养液,几天后长成迷你肝、迷你肺或迷你肠。
  3.加疾病刺激:如让肺芯片吸烟机的气流通过,模拟吸烟;或在肝芯片里加高脂培养液,模拟脂肪肝。
  4.读数据:芯片自带电极或光纤,实时记录细胞跳动、电位、蛋白分泌。
  二、具体举例
  1.新冠:把肺泡细胞放在芯片上,通入含新冠病毒的气溶胶,24小时后看到细胞脱落、炎症因子升高,比小鼠模型更接近人肺。
  2.肠癌:用患者肿瘤做成的肠芯片,加化疗药,测细胞死亡率,一周内就能知道哪种药有效。
  3.帕金森:把患者大脑的类脑芯片加毒素,观察神经元放电减少,再试不同药物组合,找到保护神经元的方案。
  三、优点
  快:动物实验要几个月,芯片几天到两周出结果。
  省:一只小鼠成本几百元,一个芯片几十元。
  真:用病人自己的细胞,基因背景一致,结果更准。
  四、局限
  血管少:大芯片里长不出完整血管,药物渗透不全。
  免疫缺:缺少免疫细胞,炎症反应不完整。
  标准乱:不同实验室芯片尺寸、培养液不一样,结果难对比。
  五、未来方向
  1.加血管:在芯片里刻更细的通道,种内皮细胞,让血液流动。
  2.加免疫:把免疫细胞和类器官一起培养,模拟真实炎症。
  3.自动化:机器手臂换液、加药,减少人工误差,方便大规模筛查。
  类器官芯片把病人细胞变成微型器官,放到芯片上模拟疾病,用药后立刻看反应。它快、省钱等优点,正在替代部分动物实验,但还需解决血管和免疫问题。
版权所有 © 2025 北京佰司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 ICP备案号:京ICP备1905955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