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量光度计的比色过程要注意些什么?
点击次数:54 更新时间:2025-11-21
质量光度计常被用于实验室,它体积不大,却能在3分钟内告诉你样品里蛋白质、糖或重金属的精确浓度。可同一台仪器,有人测得数据漂亮,有人却连标准点都拉不直,问题多半出在“比色”这一步。比色不是“倒进去、按一下”那么简单,而是一场从器皿到温度、从时间到心态的“全程控”。
1.“干净”是比色的生命线
比色皿若有划痕或指纹,会在光路里形成散射点,吸光度瞬间虚高0.02 A;重金属检测时,这0.02 A可能把结果从“合格”推向“超标”。正确流程是新皿先用1+1硝酸泡30 min,再用纯水冲3遍;每次测试结束,立即用擦镜纸单向轻拭,绝不可来回蹭。
2.波长选错,努力白费
质量光度计的灯源是氙闪灯,能量在230 nm和260 nm处出现双峰。若用280 nm测蛋白,却把带宽设成5 nm,灯能量骤降60%,信噪比差,结果漂移。正确做法是先扫全谱找λmax,再把带宽缩到1 nm;如果λmax落在220 nm以下,果断换用石英皿,普通玻璃在240 nm的透过率已低于50%,相当于给光路加了“墨镜”。
3.时间温度,一个都不能放过
显色反应多是酶或氧化还原体系,对温度“敏感”。总酚测定在25℃时30 min显色完成,若实验室空调坏了,温度升到30℃,反应20 min就达到峰值,继续放置吸光度反而下降,曲线“掉头”。提前把试剂和样品在同一水浴恒温10 min,计时从加入最后一滴显色剂开始,才能确保每管经历“同一生化时钟”。
4.加样顺序,差1秒也“翻车”
磷酸盐测定的钼蓝法,需要先加钼酸铵,再还原剂。若先加还原剂,溶液里的抗坏血酸会把游离钼酸还原成杂多蓝,背景值飙升0.05 A。用排枪批量加样时,最好“纵向”操作,先给所有管加A液,再统一加B液,避免横向顺序带来的时间梯度。
5.读数窗口,错过就是“过期”
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的紫红色络合物在5 min内稳定,第6分钟开始褪色2%/min。把比色皿放进槽位后,别急着按“开始”,先“预读”3次,待数值漂移<0.001 A/min再正式读数;若30 s内仍漂移,说明温度未平衡,继续等待比“硬测”更省时间。
上一篇:没有了

